本文转载自新华网
9月28日,在舞狮表演的热闹气氛中,黄兴路1039弄1-9号、12-27号旧住房更新项目的居民纷纷来到项目推进栏前,共享即将喜迁新居的喜悦。
本月24日,随着最后一户签字同意,该项目第二轮签约达到了100%同意率,仅仅用时18天即实现两轮双一百的好成绩。这标志着449户居民距离告别老房、迁徙新居更近了一步,也意味着该区小梁薄板项目正式收官,比全市要求提前三年完成。
本次改造范围为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10幢2-5层小梁薄板和砖混结构老公房,其中7幢为小梁薄板结构。共有居民447户,其中180户无卫生设施,过着“拎马桶”的日子。房屋总建筑面积约10860平方米。小区厨卫合用、房屋结构差、管线老化、结构暴露、存在安全隐患,且弄堂里随处可见破绿占道、凌空搭建的违章,居住环境恶劣,居民渴望改造的愿望极其迫切。
2024年5月,项目启动一轮意愿征询,短短5天即达成了100%同意。针对项目用地空间局促、原始户型多样、房屋类型复杂等难点,项目组各方力量会同设计单位对方案前后修改不下二十版,将原36种户型进行充分打磨后归并为13种安置房型,最终形成“拆除重建+协议置换+区域提升”的改造方案,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各类诉求。9月12日,正式签约首日即以99.55%的超高比例生效,至9月24日仅用13天完成100%签约。
随着项目的实施,黄兴路1039弄的面貌即将焕然一新,彻底告别合用厨卫和拎马桶的生活。新建的4幢住宅楼与一座地下一层的停车库将提供440套现代化的居住空间以及约100个便捷的停车位。在实现成套独用的基础上,还根据居民需求,在社区用房中集中增设生活服务点、老年活动室、党群服务站、文化活动室等1000余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极大提升区域内服务能级。
“两旧一村”工作开展以来,杨浦不断交出满分答卷:
——2023年,邯郸路500弄、524弄项目实现签约率100%、搬迁率100%,率先走出了一条申城政策更迭期从传统贴扩建到彻底拆除重建的独特路径。
——凤南一村项目创下《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全市最大规模、最快速度实现征询、签约、搬迁三个100%的新纪录。
——2024年3月28日,全市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的内江大板房项目签约首日即100%签约生效,率先探索了“原址回搬+异地置换+货币补偿”多元安置、“历年增量房源+征收剩余房源”统筹使用的改造模式,为全市其他高密度项目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4月29日,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项目仅用3日即完成征询、签约、搬迁3个100%,再次刷新全市成套改造最快纪录。
——9月24日,最后一个“小梁薄板”黄兴路1039弄项目仅18天完成征询、签约2个100%,比全市要求提前三年完成小梁薄板改造任务,取得“两旧一村”改造阶段性胜利。
一个个100%的背后,不仅是对杨浦旧住房成套改造机制的有力检验,更彰显了政府积极回应百姓安居宜居强烈期盼与居民高度认可改造方案的“双向奔赴”。